好心不一定造就好企業(yè)
作者: 時間:2011/3/11 閱讀:1319次
前幾天與多年沒見的香港客戶敘舊,談起他們以前所在公司的近況。
該公司是一個大陸企業(yè),在公司員工不懈的努力下,于1999年在香港成功上市,并把總部由深圳移師至香港。對于大陸企業(yè),在當時能夠有這樣的成就是相當不容易的。
他們告知我這企業(yè)早已在2005年開始賣盤,我心想那位文質彬彬的董事長兼總裁應該賺得盆滿缽滿??墒?,他們說這總裁坐牢了,我忍不住問道:“是不是那個技術總監(jiān)惹出的事端?”聽到我提問,他們對我的“神通廣大”感到驚訝。
他們說這位技術總監(jiān)在公司做事囂張,讓周圍同事很不舒服及不服氣,而總裁認為這技術總監(jiān)學識優(yōu)質,很難再找到另一個能與他媲美的人才,因此CEO一次又一次地給他機會。在總裁無原則的寬容下,這位技術總監(jiān)在公司里變本加厲,任意妄為,曾經有一位董事會成員要求辭退他,可惜CEO不舍得,寧愿選擇“忍氣吞聲”,并對這技術總監(jiān)的決策“言聽計從”。在公司賣盤的過程中被賣方揭發(fā)這總監(jiān)的一宗“不合理”的高價交易,而總裁在這有問題的交易文件上是簽名認可,所以被牽連其中,最后雙雙入獄。
這幾位前高層都認為技術總監(jiān)罪有應得,惡有惡報,并對心地善良、為人和善的總裁報以深切的同情,對他的入獄非常心痛。我感嘆說:“你們的舊老板也不值得幫,他要為他的縱容付出代價!”
學習,點亮的一盞明燈
這董事長兼總裁是一位大學畢業(yè)生,憑借扎實的學識功底與堅持不懈的奮斗精神,創(chuàng)業(yè)成功。當年公司上下面對成功上市都激動無比,而他卻能居安思危,心想著如何部署以后的工作,修正不足,完善全局,為將來的發(fā)展做更好的準備。他真切地希望將“學習型組織”的理念在企業(yè)里推廣開來,在公司由高層做起,由上至下推廣,讓公司里“大陸幫”與“香港幫”的團隊與系統(tǒng)有效整合,可以讓前進的路途上少一些不必要的阻力,讓企業(yè)的發(fā)展更加順利。為有效推動這理念,他在總部組織內部增加了一名培訓總監(jiān)的職位,作為這變革的代理人 (change agent)。
企業(yè)上市前一年,我過去所在的培訓機構曾經為該企業(yè)的香港分公司提供半年的領導力培訓與教練的服務,我是項目負責人。培訓過程中,雙方配合默契,受訓團隊出色地完成業(yè)務指標,為彼此提交了一份相當滿意的答卷。項目結束后,香港分公司總經理贊賞這次服務,將我司的“往內學習”的領導力的理念推薦給總部新到位的培訓總監(jiān),這位滿懷雄心壯志的總監(jiān)認為這個成功案例為剛上市的企業(yè)點亮了一盞明燈,認同我司提出的量身訂造的教練型領導的培養(yǎng)計劃,深信這是打造“學習型組織”的有效方法,希望我們能再次合作,支持高層的成長??偛迷趦晌桓蓪⒌亩αν苿酉?,拍板同意這投資方案。
少年得志,心懷傲氣
計劃開發(fā)前有一個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,就是與二十多位高層進行一一面談,了解高管的想法及取得共識。高層面對新理念的推廣,也與CEO“同聲同氣”,表示配合。
其中一位技術總監(jiān)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。這技術總監(jiān)年輕有為,三十出頭,在大陸攻下博士學位后,在企業(yè)工作一年,事業(yè)上能干了得,為公司做出不少出色的業(yè)績。公司上市后,被派到香港總部工作。他可謂少年得志,心懷傲氣,說起話來非常自負。當我耐心地和他解說計劃內容時,他似乎放下高姿態(tài),有禮貌地接納,可是我內心是對他有顧慮的,我推斷他可能會成為這計劃的阻力之一,我曾和培訓總監(jiān)溝通應否暫時不讓他進入第一批培訓名單,培訓總監(jiān)認為他是總裁的得力助手,他應支持總裁的方向。我的立場動搖了,接受他的加入。
第一次是為期三天的培訓,部份高層的管理人員面對新理念的融入,表現(xiàn)出不自在、不舒服的情緒,他們開啟了自我防御機制,抗拒著自我反省的痛苦。 我和當時的資深的導師相當理解“一時間”要學員完全接受自我學習,是很困難的,尤其是擁有豐富經驗及知識的高層管理人員,我們不斷調整去配合他們的進度,同時,香港分公司總經理和總部培訓總監(jiān)也在團隊內努力協(xié)調及鼓勵??墒牵谂嘤栠M行至一半時,技術總監(jiān)以“漫不經心”的態(tài)度提出要去淺水灣喝咖啡,認為與其把時間浪費在既痛苦又無效的學習中,不如去享受愜意的下午茶,這確實成功地煽動起他人的情緒,CEO面對“罷學”熱潮,既尷尬又無奈,最終不抵阻力,只好答應,讓培訓中斷!
事后,CEO怕高層的負面情緒影響到工作,為撫慰不安,只好跟著叫停整個計劃。培訓與教練服務無法與阻力抗衡下去,我司只好退其余款結束。這成為我失敗個案之一,自此之后,我對企業(yè)挑選培養(yǎng)人才立場更堅定!不久,這香港分公司總經理及其核心團隊成員、培訓總監(jiān)相繼離去。
求才也需要有原則
我敢說,如果這總裁當年堅守他的原則,把第一個培訓堅持做完,讓高層們多一份承受痛苦的能力,勇敢地面對自己,努力向內看,成功樹立“變革”與“學習”的旗幟,他自己本人及企業(yè),不至于淪落到今天的地步。
企業(yè)主們求賢若渴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,然而過度包容,最后到縱容,不是真正培育人才的有效方式。這位好心的CEO既想讓公司變革,又想“討好”人才,不敢得罪,因此,面對強勢人才的越線,他毫無底線,甚至放棄原則去遷就,仁慈不僅毀了辛勤耕耘的公司,也毀了他自己的人生。
其實,不是要求老板在企業(yè)里設法地打壓鋒芒畢露的人,但不代表可以讓能力強的人為所欲為。在商場中,是存在道德底線的。老板們應該清楚地意識到,自己不僅是一個熱血打拼者,同時還充當著道德底線的維護者,應該設下底線,嚴格把關,維護“志同道合”的氛圍,而不是走上“同流合污”減分之路!
來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