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知者不惑、仁者不憂、勇者不懼”這句名言是孔子說的,出自《論語。子罕》。在《論語正義》中《申鑒。雜言下》又對這句話做了進一步闡述:“君子審物明辨故不惑,樂天知命故不憂,定心致公故不懼。”孔子認為知者能審物明辨,所以不迷惑;仁者最主要的是能做到樂天知命;所以不憂慮。勇者因為能定心致公,所以沒有畏懼的事情。這里的知者、仁者、和勇者就是孔子用來衡量是否是君子的標準。
“君子”一詞在孔子的《論語》中出現的頻率非常高。在“春秋無義戰(zhàn)”的春秋時期,孔子希望天下君子多一些,這樣人民的生活才有可能好一些??鬃拥睦硐刖辰缡峭ㄟ^修身、養(yǎng)性使更多的世人達到“君子”的境界。從而實現整個社會人性的回歸。而“知、仁、勇”是成為“君子”的必要條件??鬃又t虛的感嘆說:“學問修養(yǎng),合于君子的三個標準,他一件也沒做到。”孔子所講的“知、仁、勇”這三個成為君子的必要條件,是孔子眼中的人生應該持有的價值觀的三個方面?!吨杏埂返?#8220;知仁勇三者,天下之達德也”這句話也表達了這個意思。“知、仁、勇”是孔子的人生追求的三個境界,也被看成孔子人生的三寶。(有關老子三寶的相關觀點,可以參見段俊平先生《老子的人生三寶與企業(yè)管理》)
“知、仁、勇”中的“知”是指知識和智慧。一方面指個體在社會中所需要的專業(yè)知識和學問,另一方面又指個體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經驗和思路。它也是認知事物和感知事物的境界。宋代詞人辛棄疾的“驀然回首,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”就是一種從感性到理性的“知”的境界。
“仁”就是愛人和克己的意思。愛人就是對社會對人民有愛心??思壕褪悄茏杂X約束自己行為。“仁”還有自強的意思。只有自己自強以后才能幫助施仁于其他人。
“勇”,是建立在“知、仁”基礎上的。因為有智慧、有仁德,人生才無所畏懼,有勇敢之心,才能勇往直前。勇也并非單指勇敢,它也指堅持原則和信念的勇氣和決心。
孔子的“知、仁、勇”人生三寶,是成功企業(yè)家的必備三個方面。也是人生應該追求的三個境界。知者就沒有疑惑,因為他們通過學習有了認知事物的知識和技能。有了超越于知識和聰明的智慧,更有了明辨事物真知的悟性。所以上自宇宙問題,下至個人問題,都了然于心。“大夢誰先覺,平生我自知”就是這個境界的表現。仁者就沒有憂慮和擔憂,因為他們胸懷天下、胸懷國家、志向高遠,道德高尚,所以已忘了個人的小憂,,他們因為已超越了物質的羈絆,所以沒有自己人生得失之憂。“仁者”的憂只是有憂患意識,他們樂天知命,自強不息,進取不止。所以在他們眼里沒有憂慮,沒有擔心。最后是勇者沒有恐懼。因為有了知和仁,就有了自信心和感召力。心胸昭然坦蕩,本領技藝高強,有堅定的人生信念,人生還有什么恐懼而言。
孔子的人生三寶對于當代中國人有著更為現實的教育意義。如今市場經濟下,人們的人生目標發(fā)生了很大轉變。以物質追求為主要價值體現的現實使人們變得人生沒有理想和信念。社會彌漫著急功近利、缺信少德。萎靡不振、得過且過的不良風氣。一切以擁有物質的多少論英雄。完全摒棄了“知仁勇”的人生價值觀的追求,這是很危險的事情。時代呼喚孔子的人生三寶的回歸。而作為精英階層承擔著產業(yè)報國的中國企業(yè)家群體更應該樹立孔子的“知仁勇”的人生價值觀。
當代有些企業(yè)家追求所謂事業(yè)的成功,整日忙于交際應酬,書基本不讀。知識匱乏,見識膚淺,談不上智慧、感悟和境界;有些企業(yè)缺乏責任心更缺乏愛心,處處只為私欲苦心積慮;也有些企業(yè)家為了物質最大化而不擇手段,有的甚至置國家法律與社會道德于不顧,更談不上施仁于社會、施仁于人民。也有些企業(yè)家最初的人生目標實現后,失去理想和信念,沒有了人生信條,沒有了勇敢之心,沒有了前行動力。在這個現實面前,孔子的人生三寶的是這些企業(yè)家人生價值回歸的最好精神指路明燈。(有關孔子的其他觀點,可以參見段俊平先生《孔子像的豎立與中華民族的崛起》)
“知、仁、勇”是當今企業(yè)家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。如果企業(yè)家擁有了“知、仁、勇”,并成為“知者、仁者、勇者”。那么企業(yè)家就能真正成為時代要求的企業(yè)家。具備這三種境界的企業(yè)家才能承擔“心憂天下,產業(yè)振國”的強企重任。孔子的人生三寶是企業(yè)家自我修煉和樹立人生正確價值觀的最好精神教材。